close
除了追求「尊嚴死」!我們是否該思考如何落實「尊嚴生」?

【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/時報文化】或許有人覺得我主張「當事人主權」卻對「自己決定死亡」感到遲疑一事有些不可思議。我會這麼想,是基於為父親送終的經驗。

現在世上也有許多「無法治癒但未瀕臨死亡」的罕見疾病重症患者、重度身心障礙者。因重度障礙而無法回應呼喚的孩子,也能靠維生系統一天一天長大。相信這些孩子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活越久越好。目前已確定ALS患者即使陷入呼吸困難的狀態,只要裝呼吸器就可以再活二十年以上。「無法治癒」是指當今醫療水準下的「無法治癒」。隨著醫學進步,相信不久的將來,人們也會找到治療癌症、ALS的方法。即使罹患肺結核、AIDS等原本應是不治之症的疾病,也能繼續活下去。

每次寫下這樣的超值推薦文字,我都會想起一段痛苦的回憶。在一次企業家的聚會上,我參加了會後的餐敘。一位上了年紀的男性在我的耳邊說了一句話。他之前因腦中風而病倒時被家人送至醫院,恢復意識後拼命復健才走到現在。之後他卻經常詛咒自己麻痺的身體,當時他也對我說:「要是那時我的家人沒有叫救護車就好了。」

家人好不容易才救回一條命,當事人卻這麼想……家人情何以堪。我相信他因復健而得以重返工作崗位,一定很感謝家人讓他能活下去。既然如此,他究竟為何會有「死了還比較好」、「一定要為了活著這麼拼命嗎」這些想法?使他覺得與其留下後遺症倒不如死了還比較好的社會,又是怎麼回事?

世上有人四肢麻痺、有人看不見、有人聽不到,也有人罹患重度失智症。某個前東京都知事曾經在造訪收容重度障礙者的安養院時說:「這種患者的開銷很大(省略)換做是西方人,早就棄之售完不補不理了吧。」即使如此,所有人還是以自己的方式拼命地一天一天活著。

安養院照護的教主高口光子女士說:「既然這麼堅持一生只有一次的『尊嚴死』,更應該重視高齡者每一天的『尊嚴生』吧!」(上野千鶴子《照護教主—支援臨終的專家》,亞紀書房,二○一五年)

《一個人的臨終》新書分享會限量出售



主講人:日本人文社會學者 上野千鶴子老師。



時間:2018/02/08(四)下午2:45~3:45。



地點: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5號(主題廣場)臺北世界貿易中心(世貿一館)。



本文摘自時報出版《一個人的臨終:人生到了最後,都是一個人。做好準備,有尊嚴、安詳地走完最後一段路》

【延伸閱讀】

  • 養「肌」防老更勝養兒防老!吃對5大礦物質,健步如飛 ?


DE195F7D83B25589
arrow
arrow

    zdbryejr6o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